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一种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便携式医疗设备。专家指出,在心脏骤停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AED设备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是最有效防止猝死的办法。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提出要在公共场所应配置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我省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在省卫生健康委、红十字会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全省各地纷纷进行了AED设备的采购、租赁和配置工作。危机时刻,“哪里有AED?最近的AED设备位置怎么查得到?”就成了群众和志愿者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满足他们对AED设备数据的需求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而“AED设备数据开放”就是其中的必要环节。
简而言之,就是如何能让“使用AED急救设备的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近的设备,及时得到救治。
自2023年3月起,省大数据局联合省卫生健康委,与北方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16市大数据局,协同各市红十字会、卫健委等部门,在各AED设备厂商的积极配合下,扎实开展AED设备数据采集、治理工作。截至2024年1月,共汇聚全省AED设备数据3697条,实现了16市全覆盖,通过山东公共数据开放网发布数据服务接口,支持各类数据应用方开发使用,制定了全省AED设备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更新机制,实现全省AED设备数据的采集、治理、开放、开发利用“一站式”综合应用。通过与腾讯地图、政务地图等服务商的技术对接,最终实现了所归集数据电子地图呈现。
目前,全省AED设备数据已在腾讯等互联网平台企业电子地图上标注呈现,将全省3697条AED设备数据的位置、状态、维护记录等结构化数据依法依规对外开放,打造全省AED急救设备“一张网”。公众可通过腾讯地图搜索“AED”或微信小程序企鹅急救助手选择“找AED”,快速、准确、定位到附近的AED急救设备并使用地图导航功能快速找到设备。
下一步,省大数据局将持续秉承“数据为民”工作理念,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强化AED设备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动社会各界补充完善可用AED设备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优化AED设备规划布局,推动建立以数据为牵引的“AED设备+急救志愿者体系+应急救援调度”公共应急救援模式,推动我省“数据要素×医疗健康”重点行动的开展,助力急救数据释放更多价值,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持数”护航。
登录
政务服务机器人
无障碍浏览
搜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1595号